ENVIdata-Redox 土壤pH氧化還原監(jiān)測系統
- 公司名稱 北京澳作生態(tài)儀器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ENVIdata-Redox
- 產地
- 廠商性質 生產廠家
- 更新時間 2024/10/15 10:27:15
- 訪問次數 2089
聯系方式:邢韻15811022840 查看聯系方式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北京澳作生態(tài)儀器有限公司是致力于土壤監(jiān)測、植物生理生態(tài)監(jiān)測、環(huán)境、氣象監(jiān)測、地下水監(jiān)測、節(jié)水灌溉等儀器的銷售和系統集成的專業(yè)公司
產地類別 | 國產 | 應用領域 | 環(huán)保,地礦,綜合 |
---|
應用:
測定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有助于了解土壤的通氣、還原程度,為種植農作物種類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土壤pH值和氧化還原特性也是濕地凈化功能的特征指標。
然而,長期、原位野外連續(xù)測量pH值和氧化還原電位一直是應用領域的瓶頸。本文介紹的直接埋設于土壤中、連續(xù)監(jiān)測的pH值和氧化還原電極來自德國科隆大學和德國巴伐利亞環(huán)境保護局的研制和應用,參見后附文獻。
特點:
長期、原位測量土壤pH,抗凍、耐用、維護少。氧化還原電極用于測量土壤的Redox potential (EH),實驗室和大田均可使用
測量原理:
土壤pH 電極是一個雙電極設計,一個作為參比(Ag/AgCl)電極。為了防止電解液流失導致的老化加速,將參比電極放入含KCl的鹽橋中,鹽橋與土壤有電連接。該電極與氧化還原電極的電路相同,可接入同一個模塊。
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是mv級變化量。與鉑金頭接觸的很少量土壤即可完成測量,此鉑金頭直徑只有1mm,長5mm。參比電極是由鹽橋連接的Ag/AgCl,可用V級電壓表或輸入阻抗高的數采進行測量。
技術指標:
pH電極:
輸出-175 … + 175 mV 等于 pH10 … pH 4 (pH 7 ? 0 mV)
直徑:6mm
管長:80mm
保護套管:直徑20mm
保護套管長:最長1m
纜線:2米,可定制
參比電極:
電解質電極:3 M KCl
陶瓷隔膜
PVC管
尺寸:
大田:直徑12mm,長:110mm,鹽橋直徑25mm,鹽橋長400mm
室內: 直徑6mm,長:80mm,鹽橋直徑12mm,鹽橋長120mm
氧化還原電極:
mV級信號
鉑金頭:直徑1mm,長度5mm
管:碳纖維,直徑6mm
Redox 參比電極直徑12mm,管長120mm
Redox控制模塊:
范圍:+/- 1250 mV
分辨率:0.1 mV
精度:3mV
系統布設:
數據采集器
數據采集器是一款堅固、獨立、低能耗的數據采集器,具有支持U盤、18位分辨率、通訊性能可擴展及內嵌顯示屏等特性。雙通道隔離概念可同時使用多達10個隔離或15個共用參考模擬輸入,配置擴展模塊后最多可通道可擴展至600個。
數據支持SDI-12傳感器組網,支持SCADA系統的Modbus、 FTP和Web接口、具有可控12V電源為傳感器供電。工作溫度可達-45℃。
最大掃描速率:25Hz
處理器:采用18位A/D轉換器,精度±0.025%
存儲:128Mb可無限擴展,內存可存儲130,000個讀數,可使用PC卡或閃存可(可存儲65,000個讀數)
U盤存儲:兼容USB1.1或USB2.0驅動,每兆約90,000采集數字點
LCD液晶顯示,2線16字母的LCD液晶顯示和6個按鍵用于查看通道及數采狀態(tài)和功能執(zhí)行
通訊:RS232、USB、以太網等
采樣間隔:10ms至天,可自定義
輸出值種類: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取樣值 (Sample), 向量值, 累計值 ( Totalize )等
工作溫度范圍-45~70℃
時鐘精準度:約±1分鐘/年0-40℃;約±4分鐘/年-40-70℃
供電電壓:10~30VDC
工作濕度85%(無水汽凝結)
DT80:
模擬輸入:15個單端通道(10個差分)
脈沖通道:12個
數字I/O口:8個
SDI12口:4個
DT82E:
模擬輸入:6個單端通道(4個差分)
脈沖通道:8個
數字I/O口:4個
SDI12:1個
RS232:1個
DT82I:
模擬輸入:6個單端通道(4個差分)
脈沖通道:8個
數字I/O口:4個
RS232:1個
RS485/422/232:1個
DT85:
模擬輸入:48個單端通道(32個差分)
脈沖通道:15個
數字I/O口:8個
RS232/422/485:1個
RS232:1個
支架
兩種支架可供選擇,三角支架(圖一)和十字底座支架(圖二)
建議根據場地條件選擇:
1、 三角支架,整體比較大氣、平穩(wěn),適合安裝在平整的場地中,整體高度約2.3米;
2、 十字底座支架,占地范圍更小,適宜安裝在林地或有坡度的場地中。
圖一: 圖二:
ENVIdata數據傳輸和管理
該系統直接將數據傳送到(中國生態(tài)數據網)網站上,通過對監(jiān)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子的時序變化和相關性分析,確定監(jiān)測對象的狀態(tài)發(fā)展。
ENVIdata 服務器軟件既可以作為獨立的應用軟件,運行在用戶的服務器上;也可以運行在澳作公司安全的服務器上,為多個用戶提供數據接收服務,同時幫助用戶監(jiān)控野外測點硬件系統的運行狀態(tài)。
澳作公司ENVIdata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是業(yè)內成功獲得 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于2010年獲得 ISO9001 質量認證書,至今全部通過專家的年度復核,確保系統集成的品質
用戶采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只要能上網,就能瀏覽實時和歷史數據
特點:
1) 生態(tài)環(huán)境信息以各種時間間隔 (分鐘、每小時、每天)發(fā)送到網站上。
2) 用戶只要能上網,既可瀏覽實時數據。
3) 中心服務器中文界面,便于操作和管理
4) 提供多參數、實時或歷史數據曲線圖
5) 系統提供多站點地圖顯示
ENVIdata 數據服務平臺已為國內的客戶服務多年,系統穩(wěn)定、可靠。
應用:
一、在各種水分條件下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對砷降解中其釋放及形態(tài)的研究
Arsenic release and speciation in a degraded fen as affected by soil redox potential at varied moisture regime
H. Weigand a,, T. Mansfeldt b, R. B?umler c, D. Schneckenburger d,1, S. Wessel-Bothe e, C. Marb f
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Giessen-Friedberg, Department KMUB, 35390 Giessen, Germany
b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ologne, 50923 Cologne, Germany
c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Erlangen-Nürnberg, 91054 Erlangen, Germany
d Institute for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Augsburg, 86159 Augsburg, Germany
e ecoTech Umweltme?systeme GmbH, 53129 Bonn, Germany
f Bavarian Environment Agency, Josef-Vogl-Technology-Centre, 86167 Augsburg, Germany
摘要:土壤調查顯示,在德國BavarianMolasse basin盆地,土壤表層的As含量高達1600 mg kg-1。來自三級含水層(the Tertiary aquifer)的地下水似乎是As的主要來源。然而,其表層積累的原因尚不清楚。
本文著重研究了氧化還原過程對As再分配過程的影響。并且,進行了土壤柱實驗——A(716 mg As kg-1),Ag(293 mg As kg-1)和2Ag(37 mg As kg-1)。樣品土樣的PH值為7.2。固定土柱配備了氧化還原電極和溶液取樣器,并進行飽和及排水循環(huán)。采用施加壓力的方法,對柱體下層進行模擬水位變化。這個過程是通過數字真空系統進行控制的。
在土壤水飽和后,氧化還原電位(EH)下降到值——A/Ag為0mV,2Ag水平為-400mV。土壤排水導致氧化條件迅速恢復。 在A和Ag水平上,As總濃度低(約為20μgl-1),與EH無關。相比之下,2Ag水平的As濃度在5和140μg/ l之間,并在EH降低時反而增加。
然而,由于As(III)和As(V)在還原條件下都被檢測到,所以As各種形態(tài)的分布沒有顯示與EH的趨勢相關。在2Ag水平中As的高釋放與Fe(hydr)氧化物中的低含量一致。在A和Ag層面,倍半氧化物的富集導致了EH對水飽和度的相對較低的敏感性,并加大了As的留存。因此,在2Ag層次中,As在飽和條件的通過毛細管上升的釋放,可能在表土中是穩(wěn)定的。因此,表層土既可以作為過去和現在的As的研究樣本。
參考文獻:
Mansfeldt, T. (2003): In situ long-term redox potential measurements in a diked marsh soil;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6, 210-219.
Mansfeldt, T. (2004): Redox potential of bulk soil and 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manganese, iron, and sulfate in two Gleysols;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7, 7-16.
Weigand H., T. Mansfeldt, S. Wessel-Bothe & C. Marb (2005): Bulk soil redox potential and arsenic speciation in the pore water of fen soils; in W. Skierucha & R.T. Walcak (eds.): Monitoring and modelling the properties of soil as a porous medium: the role of soil u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Lublin; 44-46.
二、沼澤土壤中氧化還原電位的動態(tài)比較研究
—— 1990-1993 Vs 2011-2014
研究背景
確定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并且識別氧化還原過程是一直以來的研究熱點,已經持續(xù)了80多年(1920開始,Gillespie)。我們可以通過在土壤中安裝惰性金屬電極(例如鉑,Pt)和參比電極(例如銀/氯化銀,Ag / AgCl),來評估現場氧化還原的空間和時間分布。然后可以使用電位器來確定電極之間的電位差,用以產生以mV為單位的讀數(Patrick et al。,1996)。這個讀數稱為氧化還原電位(EH)。EH值,影響著有效溫室氣體釋放的過程,控制營養(yǎng)物質和污染物的遷移,并改變土壤形成。因此,對臨時水飽和土壤中的EH動力學的研究,對于相關從業(yè)者來說是重要的,例如處理濕地重建或評估相關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在本研究中,我們在德國北部Polder Speicherkoog進行試驗。1989年11月至1993年10月,每周進行的手動EH讀數。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按小時進行自動的EH讀數。每個讀數都是從安裝的Pt電極獲得的。我們對兩次測量試驗進行了對比研究,并都測量了土壤化學和物理性質。本文的研究目標為:1)評估土壤(24年內形成史)的EH動態(tài)變化;2)高頻率監(jiān)測EH值的益處;3)通過對2100年氣候水平衡(CWB)的預測,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以評估這些沿海沼澤地區(qū)的土壤以及EH動態(tài)變化的未來情況。
結論
要對土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全面了解,這意味著需要有對氧化還原狀態(tài)的認識。土壤化學(OC含量,FeS,pH)和物理性質(體積密度,孔隙度),被認為是動態(tài)沼澤生態(tài)系統中的瞬態(tài)。通過這個研究,顯而易見的是,只有當Pt電極放置在土壤中,才能得到EH的動態(tài)變化;才可以區(qū)分EH的動態(tài)變化是由電極的重新安裝,還是土壤性質的變化引起的。氧化還原電位,以間隔hour和day的測量結果,均勻地描述了氧化還原類分布。但是week和month的間隔測量,出現了信息丟失。研究結果表明,需要以hour的測量間隔,來測量計算EH。這是因為24小時內的三個氧化還原階段的波動是明顯的。根據氣象預報,增加蒸散量會導致夏季水位下降,同時也延長了土壤通氣時間,延長了土壤條件氧化的時間和程度。這有利于和加速沼澤生態(tài)系統中的表土壓實,并且對對氧化敏感的亞穩(wěn)態(tài)礦物具有影響。
參考文獻
1、Blume, H. P., Mu¨ ller-Thomsen, U. (2007): A field experiment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ulated global climatic change on coastal marshland soils. J. Plant Nutr. Soil Sci. 170, 145–156
2、Cornell, R. M., Schwertmann, U. (2003): The Iron Oxides: Structure, Properties, Reactions, Occurences and Uses. Wiley-VCH, Weinheim, Germany.
3、Dorau, K., Gelhausen, H., Esplo¨ r, D., Mansfeldt, T. (2015): Wetland restoration management under the aspect of climate change at a mesotrophic fen in Northern Germany. Ecol. Eng. 84, 84–91.
4、Fiedler, S. (2000): In Situ Long-Term-Measurement of Redox Potential in Redoximorphic Soils, in Schu¨ ring, J., Schulz, H. D., Fischer, W. R., Bo¨ ttcher, J., Duijnisveld, W. H. M. (eds.): Redox: Fundamentals,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
5、De Brouwere, K., Smolders, E., Merckx, R., 2004. Soil properties affecting solid–liquid distribution of As(V) in soil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55, 165–173
6、Fiedler, S., Vepraskas, M. J., Richardson, J. L. (2007): Soil Redox Potential: Importance, Field Measurements and Observations, in Sparks, D. L. (ed.): Advances in Agronomy.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USA, pp. 1–54.
7、Germ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2009): Daten der Klimastationen des Deutschen Wetterdienstes, Offenbach, Germany.
8、IUSS Working Group WRB (2014): World Reference Base for Soil Resources 2014.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s. 106, FAO, Rome, Italy.
9、Mansfeldt, T. (2003): In situ long-term redox potential measurements in a dyked marsh soil.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6, 210–219.
10、Mansfeldt, T. (2004): Redox potential of bulk soil and 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manganese, iron and sulfate in two Gleysols.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7,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