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低噪音,低振動油泵中國臺灣CML全懋葉片泵運轉時安靜平順,使用壽命長。操作簡單,維護容易。體積少,節(jié)省空間,可直接連結馬達使用。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雙作用葉片泵,包括泵體、裝設于泵體的轉軸I及裝設于泵體內的轉子2和定子3,該轉子2位于定子3內,轉軸I穿過轉子2并與轉子2固定連接,所述轉子2的圓周開設有至少八個徑向槽4,徑向槽4內活動嵌設有葉片5,該葉片5的外端與定子3的內壁抵接,泵體裝設有前配流盤6和后配流盤7,轉子2和定子3位于前配流盤6和后配流盤7之間,泵體開設有進油口 12和出油口 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的內壁的截面呈橢圓形,前配流盤6開設有兩個吸油窗口 8,后配流盤7開設有兩個壓油窗口 9,吸油窗口 8與進油口 12連通,出油口 13與壓油窗口 9連通。見圖2和圖3,在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過程中,轉軸I帶動轉子2同步轉動,位于徑向槽4內的葉片5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葉片5的外端始終與所述定子3的內壁抵接,相鄰的兩個葉片5、轉子2的外壁、定子3的內壁及前配流盤6和后配流盤7形成封油區(qū)16,由于轉子2的外壁與定子3的內壁之間的距離是變化的,上下兩端處的距離較大,左右兩邊處的距離較小,所以位于轉子2上方或下方的封油區(qū)16比位于轉子2左側或右側的封油區(qū)16空間大;位于轉子2右側的封油區(qū)16在移動至轉子2下方的過程中,封油區(qū)16的空間逐漸變大,封油區(qū)16內產生真空以便于將前配流盤6的吸油窗口 8內的液壓油吸入到封油區(qū)16內;隨后,轉軸I帶動轉子2繼續(xù)轉動,位于轉子2下方的封油區(qū)16在移動至轉子2的左側的過程中,封油區(qū)16的空間逐漸變小,以便于將封油區(qū)16內的液壓油擠壓到后配流盤7的壓油窗口 9;同時,位于轉子2左側的封油區(qū)16在移動至轉子2上方的過程中,封油區(qū)16的空間逐漸變大,封油區(qū)16內產生真空以便于將前配流盤6的吸油窗口 8內的液壓油吸入到封油區(qū)16內;隨后,轉軸I帶動轉子2繼續(xù)轉動,位于轉子2上方的封油區(qū)16在移動至轉子2的右側的過程中,封油區(qū)16的空間逐漸變小,以便于將封油區(qū)16內的液壓油擠壓到后配流盤7的壓油窗口 9,即全部的葉片5都可以同時進行吸油或壓油動作,并通過泵體與后配流盤7之間的作用,將液壓油從泵體的出油口 13輸出,從而實現其將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的雙作用葉片泵不僅結構簡單緊湊,其轉子2的徑向受力更加均勻,減小了工作時泵體的振動,而且在相同體積相同轉速的前提下,葉片泵的排量增加近一倍,實用性大大增強。見圖2,本實施例的所述泵體包括本體10及與本體10的端部密封連接的后蓋11,進油口 12和出油口 13位于本體10的外壁。在組裝過程中,先將轉子2、定子3、前配流盤6、后配流盤7及轉軸I安裝于本體10的空腔內,再將后蓋11與本體10的端部密封連接,大大簡化了雙作用葉片泵的裝配難度,從而降低了其生產成本。見圖3,本實施例的所述轉軸I裝設有兩個軸承14,該兩個軸承14分別嵌設于所述本體10和后蓋11,以便于對轉軸I進行軸向固定和徑向固定,同時減小轉軸I與泵體之間的摩擦阻力和磨損程度,保證雙作用葉片泵能穩(wěn)定長久地工作。見圖2,本實施例的所述徑向槽4及葉片5的數量均為偶數,所述至少八個徑向槽4環(huán)形均布于轉子2的圓周。由于葉片矢徑是轉角的函數,葉片泵的瞬時理論流量是脈動的。本實施例中所述徑向槽4及葉片5的數量均為十二個,不僅使轉軸I受到的徑向力得到平衡,還減小了液壓油流量的脈動,大大提高了所述雙作用葉片泵液壓輸出穩(wěn)定性,實用性更強。本實施例的所述轉軸I和轉子2之間為花鍵連接,便于轉軸I和轉子2之間的組裝和拆卸,采用花鍵連接提高了轉軸I和轉子2的同軸度,大大提高了所述雙作用葉片泵裝配精度。本實施例的所述泵體的下部裝設有安裝孔15,通過螺釘可以輕易地將該雙作用葉片泵固定安裝于液壓系統(tǒng)的設備上,方便安裝。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低噪音,低振動油泵中國臺灣CML全懋葉片泵運轉時安靜平順,使用壽命長。操作簡單,維護容易。體積少,節(jié)省空間,可直接連結馬達使用。要求1.雙作用葉片泵,包括泵體、裝設于泵體的轉軸(I)及裝設于泵體內的轉子(2)和定子(3),該轉子(2)位于定子(3)內,轉軸(I)穿過轉子(2)并與轉子(2)固定連接,所述轉子(2)的圓周開設有至少八個徑向槽(4),徑向槽(4)內活動嵌設有葉片(5),該葉片(5)的外端與定子(3 )的內壁抵接,泵體裝設有前配流盤(6 )和后配流盤(7 ),轉子(2 )和定子(3 )位于前配流盤(6 )和后配流盤(7 )之間,泵體開設有進油口( 12 )和出油口( 13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的內壁的截面呈橢圓形,前配流盤(6)開設有兩個吸油窗口(8),后配流盤(7)開設有兩個壓油窗口(9),吸油窗口(8)與進油口(12)連通,出油口(13)與壓油窗口(9)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