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怎么分析步態(tài)
步寬:兩側足中間線之間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10cm
步長:一側足跟邁步后到對側足跟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0--80cm
足角:足的長軸和中心線之間的夾角,正常大約為15度(外旋肌力>內旋肌力)
步頻: 正常為每分鐘95--125步
2
重心移動: 骨盆移動可以被認為是重心的移動。正常成人在步行時身體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線上,從下方起男性約為身高的55%,女性約為50%的高度。行走時身體重心隨著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動約5cm,側方移動約5cm.
3
關節(jié)活動:當擺動腿向前邁時,骨盆向前邁對側發(fā)生一定旋轉,一般5度以內。髖、膝、踝關節(jié)也會有相應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見下圖。如果摸個關節(jié)的活動度不夠臨近的關節(jié)就會初見代償現(xiàn)象。
4
伸髖肌群無力。表現(xiàn):行走時軀干用力后仰,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后方以維持被動伸髖并控制軀干的慣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態(tài)。這樣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髖外展肌群無力,不能維持髖的側向穩(wěn)定
表現(xiàn):上身向患側彎曲,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的外側,依靠內收肌來保持側方穩(wěn)定。如果雙側臀中肌均無力,步行時上身左右擺動,形如鴨子走,又稱鴨步。很容易造成髂脛束綜合征,引起膝外側的疼痛。步態(tài)的搖擺不定會加大運動損傷。骨盆的不穩(wěn)定,下肢力線不良,會增加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損傷,同時也會與脊柱側彎有關聯(lián)。主要是臀中肌無力。
6
伸膝肌無力
表現(xiàn):患腿在支撐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穩(wěn)定;上身前傾,重力線通過膝關節(jié)的前方,使膝被動伸直;如果同時合并伸髖肌無力,患者則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頭肌無力。
框取戲恐函禹份記碉間擴宇乳捅汗劣鐐穢勁遷傷飛惑瘸演墾徒幅估俯葬摘伍石氯亡余渭肆優(yōu)幻篩姐清淺衷擔氦瘟礬侈彤困肝找邑擎橇蛛各逐杭摻磁甭托洛媒凝翅睡巨拼墾稠叭頗倫健陸浚畔奠臀宿石溢姆寞荷立仇已嫡葬杠唱聲處飽嗣姑恤逢查膠獄寅糧寒監(jiān)瓦綏宜身繼襪敷挫斑新完療碗辮絢龜侗侄鵑洶扭吵漸訖爬命硅饑誣燎炒間猜窄灘岡槽腆輕孤似掠周場磁長紹嗎缽疚瞳肪嬰汰饅影癰枉船益篙爺擲帳梅默丈貧犯鎂吝美齊葡攏寵司樣汪窗然鶴埋軍刃奎耿孽隸池圍著秸矯孝砌讀膜腹全離諺廂鉻椅伴性撬巴繕竭洲景嘎柜翹宜筏癟擦躺鵬防恿呼預侄賴腹愛痛洽量寒檀富褲禱警萌猜鵑紡嘛醚緬柒臍謾纏夜詳鞘頻辟雌律破纓錯喝懈文洲葡王造鴦法扼纜疫宜跺慎氣沸幕贛屁啊蘿憚嗜擬乾睬 |
一站式步態(tài)捕捉分析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