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種通過測量物質對紫外光(波長一般在200-400nm)及可見光(波長一般在400-700nm)的吸收度來分析樣品的儀器。這種技術廣泛應用于化學、生物、環(huán)境科學、醫(yī)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能夠提供關于樣品分子結構、濃度和反應動力學的信息。

光譜分析:
1.樣品準備:樣品通常以溶液形式存在,需選擇合適的溶劑以避免干擾。樣品的濃度需在適當范圍內,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2.光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配備的光源一般為氘燈(用于紫外部分)和鎢燈(用于可見部分)。不同波長的光需要利用不同的光源。
3.分光系統(tǒng):通過棱鏡或光柵將光譜分開,選擇特定波長的光照射到樣品上。
4.檢測器:接收透過樣品的光信號,通常使用光電二極管或光電倍增管,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5.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得到的電信號,以繪制吸收光譜,通過光譜分析可確定物質的特征吸收峰,進而推斷樣品的組成和濃度。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應用領域:
1.化學分析:廣泛用于化合物結構鑒定及濃度測定,如藥物分析、食品檢測等。
2.生物學研究:可用于酶活性、蛋白質含量及核酸濃度的測定等。
3.環(huán)境科學:檢測水體中污染物的含量,如重金屬離子、有機化合物等。
4.材料科學:用于分析材料的光學特性,例如吸收、反射和透射等。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